… … … …
记得以前写纪念册的时刻, “友谊永固”、 “感谢有缘分认识…” 常都会在纪念册里找到熟悉的足迹。有位朋友与我分享到: 他都不太喜欢用那些字眼, 因为当年年纪轻轻的他, 早已发现一个事实, 那就是, “友谊永固” 是一个不怎么现实的东西。
人总在某个时候, 某个时空的存在之下碰在一起,
但很多时候, 我们也因为某个时空, 又或者是某个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又重新分为各自的个体?
相信都有听过友情也会有等级之别吧? 有点头之交, 有普通朋友, 有好朋友, 也更难得有知己! 回想下, 点头之交会在自己的生命里占有很大的部分吧? 反而, 知己确实生命中少之又少的部分。 但却值得一提的是, 知己也确实是我们愿意, 也大量投资最多时间的部分。
… … … …
你对好朋友或知己的定义又有多少呢?
“ 他是谁啊?”
“ 他是我的好朋友…”,
有没有发现到: 年纪小小的朋友们, “好朋友”三个字会很容易说出口? 当年纪越大的时候, 认识知己的机会也会随之减少了… …
又或者是, 我们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好朋友了!
人, 就是那么的难得可以聚在一起, 但难得聚在一起时, 我们又不愿意把那一份心交出来。社会太危险了? 小心被人利用? 这我也需要同意的! 但我们都内心知道, 不是全部人吧? 当我们觉得眼前的人值得我们真诚的付出时, 我们却担心很多…
担心对方不接受, 不愿意听解,
担心会受伤, 因为受伤的心一时之间是很难面对的?
所以很多时候, 我们选择就来个“蜻蜓点水”式的交情与分享吧?
男人在一起就纯粹只谈政治, 谈女人, 谈经济, 谈足球… …女人在一起就只谈时装, 谈美容, 谈男人… …这次聚会分开了, 下一次在一起时又重新谈回之前的话题…当然没有问题! 毕竟那些话题有时也是我们很好的连接点, 不是吗?
但发现到…当内心的感觉被碰触的时候, 很多人就不太愿意真诚的表达了。 我们交流“事”, 往往比交流“情”更多吧? 这, 也是大家自己的选择吧!
… … … …
从“我”和“你”, 演变成“我们”. 人在一起了, 对对方的要求也会逐渐增加吧? 无可否定的, 他人的要求并不是我们可以完全符合的, 但有时也不难发现, 那也是我们可以学习加强的地方吧? 因为对方可以提出我们所看不到的盲点吧?
关系走得近了, 人可以更容易摩擦受伤的同时, 正面点: 也可以更了解自己与对方. 所谓的知己, 何尝也不是经历过很多的挫折与分享?
我们总不能因为怕受伤, 就不能与他人共分享吧!
真正的朋友相识不怎么容易, 相处也不怎么困难吧? 很喜欢Leo Buscaglia <爱, 生活与学习>里所提到的一句话:
“在伸出手的同时, 我有一半的机会被拒绝, 同样的我也有一半的机会被爱与被接受 …”
(注: 我会开始新的标题, 取名为 “Experience with friends”, 记录朋友给了我一些温馨的回忆故事…)
[2009年1月11日]
2 comments:
很感动。。。
虽然这篇那文章感情的部分不多。。。但是总觉得很多部分是很触动我的。。。
或许我们就是这样的朋友吧!
我还是很幸运的,
拥有一班了解我的好朋友,
可能是从小到大都混在一起的缘故吧~
他们在我心里的地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重要。
或许别人会认为我的生活圈子很小,
但,
我敢肯定,
他们都会很羡慕我和我朋友之间那种友谊!
哈哈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