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6 May 2009

登上自己心中的山峰 Part 1


你可以永远都不去爬山, 但你心里一定要有一座山。”

那是刘墉在一篇登山的文章里所提到的一句话。


… … … …


5月11日9点正, 是我们从Mesilau Trail挑战神山的开跑线! 登山, 可以选择从比较短的Timpohon Trail, 也可以选择从比较挑战(因为多了2.2公里)的Mesilau Trail开始。后者不同的是, 登山者需经过上山后下山、再上山的挑战。那前者会比较简单吗?也不见得, 沿途上毕竟是充满了大大小小的石路所导致的挑战。

想要征服人人都说好的神山, 靠的也只有自己不断的努力吧!









大约每半公里就有个休息亭, 当然有的可以选择不停下来, 渴了也可以饮用水龙头所流出的山水(有的人怕泻肚子而不敢喝)。我们仿佛在与自己的能力、在与时间赛跑。全程从海拔1800m高的起点到3350m的Laban Rata休息点, 所要花费的时间是4个小时(Timpohon)至7个小时左右(Mesilau)。差别只在于路途的长短, 更在于登山者的体质吧! 曾经尝试过爬到7点,在黑漆漆的夜晚之下抵达了Laban Rata休息站。

… … … …


每次听到我要上山的消息时, 朋友的第一个反应是:

“你又上山了? 不厌倦啊? 你很有钱哦! ”

“这又是你第几次啦?”

“… … … …” (无言)

“爬了那么多次, 不同的伙伴、天气与挑战, 感觉还是不同的!” , 我总是苦笑的回答着。


爬了多少次了?第五次了! 以前的大学生都有个习惯, 放长假的几个月前, 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准备计划爬山。那当然, 爬山可是我们沙巴三项需完成的体验之一吧!


学生登山的数量减少, 想必与这几年费用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吧!

以前只需RM150就可以安排到一个4天3夜的爬山与温泉之旅。被某家酒店集团的独占式接管之下, 住宿的费用从2005年前的RM32,区区的4年内涨至最近的RM330。看着比汽油还涨得更快的数目时, 果然真的是让我们学生或本地人吃不消了! 有人说, RM330的“配套”都包括了5餐! 还算贵吗? (不包括其他费用)

想必那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 … … …


“好累啊!还没有到Laban Rata吗?”

爬了几个小时后, 快乐的心情顿时转换成劳累的心情。有的爬到一半会责骂自己, 情绪反而变得不稳定起来了。气自己, 也气别人了? 爬山, 可以看得出个人的内在修养, 气质和意志力。


你, 是什么类型的登山者?

有的是一步慢步的上山; 有的却是吃尽力气冲着上, 大量的休息以后再重复之前的方法。前者虽慢但有恒心, 后者虽快但力气也失去得快。两中不同的做法, 两种不同的利与弊吧。可以确定的是, 开始登山后的几个小时, 大家心里只想到要抵达休息站!

再走…再走!


抵达了两条路的交接处, 也就是Layang Layang Hut以后, 还得走上两个小时左右的路途才能抵达Laban Rata。如果登山者在中午2点前可以到达此处, 想必要在5点前抵达Laban rata是没有问题的。为何要5点前到?因为5点正是享用晚餐的开始。而且山上的浓雾一般都是下午才出现。浓雾一来,雨也跟在后边跑来了!

更糟的是,如果到7点都还没有到达Laban Rata休息站, 厨房关了, 丰富的晚餐也随之报销了!









“就快到了! 一会儿就到了! (just around the corner!)”

“还有几分钟, 还有几段路而已啦! 加油!”, 我们偶尔会收到下山者的鼓励。嘿, 爬过多次神山的我都会内心一笑的看着伙伴, 还远得很呢! 放心, 大家都需要鼓励, 我当然不会泼他们的冷水!

继续爬, 就对了! 休息得太久, 人会容易累, 也会越来越冷, 当然也越来越懒惰了!

… … … …



爬山都需要有登山导游的带领之下才可以出发的! 爬了那么多次的神山, 有了那么多位导游的照顾, 发现到导游也可以分别出不同的等级哦!

专业的导游, 明白到你虽然很慢, 很常需要休息, 但他会鼓励你、告诉你他会带你上…

不怎么专业的导游,会在我们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错误时, 打击我们的信心


嘿, 不就如生活里的人一样吗? 所以选择, 或拥有可以激励我们的人, 是何等的幸福, 是何等的少之又少! 此行是第二次自己可以爬得那么快,也不怎么需要留在后面。因为后面有了一位我很放心的导游。好的, 就要赶紧保留起来不是吗? 所以值得我再推荐的导游, 最后在手机内有了一席的空间, 也在我心中有了一席的地位, 而成了登山的朋友。

… … … …


爬山的乐趣之一是, 可以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不管认不认识, 大家都可以互相问候与鼓励, 见面多了, 也自然的交换电邮而成了朋友。有的人会, 有的人不会。重点是, 你必须先开放自己

也因此认识了来自香港、新加坡、中国与吉隆坡等人。在山脚HQ见面, 爬山的路途中也曾相约在山顶、在休息站见面… …人一见面多次, 就会有了一份熟悉的感觉了!


关系, 何尝不是从多次的见面与熟悉感开始呢?我们也因此有了共同的目标 — 4095.2m高的Low’s Peak!

[2009年5月26日]

登上自己心中的山峰 Part 2

“我的天!看到了!看到小屋子了! 是Laban Rata吗?”

答案却是… “还没有, 那是Waras Hut, 距离Laban Rata 还有一段小路罢了!”

带着有点失望的心情, 只能往上再走了! 果然…果然再上一点就是Laban Rata了! 那是你再累, 你都会咬紧牙根“冲”着上去的地方!


总算到达第一天的目的地了!

嘿, 你累了, 也快要倒下去了! 你会自我调理呢?还是会当起“主人”要人家来照顾你了? 当你累的时候, 大家何尝也不! 此行特别的是, 要感谢安排住宿的负责人。 感谢你们给予的恩惠, 让我们的住宿从距离Laban Rata再上100m的Gunting Lagadan换到了就在餐厅上的房间,省了力气,也省了很多的麻烦。


8点半, 是休息的时间! 登山的行程将会在隔天的2点半, 再继续的往上走!

当然, 有人也会选择在此停止, 而3320高的Laban Rata, 就成了他们的“山峰”… …


在黑漆漆的夜晚继续往上爬, 有的是另一个不同的体验。 因为周围已从灌木树林转换为光秃秃的石头, 我们也需要在特定的路途拉着绳子往上爬。 沿途经过Donkey Ear’s Peak, Ugly Sister’s Peak, Tunku Abdul Rahman’s Peak, 再经过出现在我们钱币RM1的South Peak. 我们似乎在跟太阳出来的时间赛跑。


当你过后从山顶下山的时候, 看到真实的风景和高度, 心和脚都会有了一阵的惊讶!

“我是怎么上来的?”









就如之前的经验, 累了就得坐下来, 坐下来之后才发现到, 最美的星空就在你的上空了! 越是黑漆漆的夜空, 越是把闪烁的星星给显露出来。 可惜的是, 此行乃是满月的时刻, 夜晚星空的美丽也因此减少了许多。

但是有缺也必有得, 我们却有了很清楚的路线可跟随…


5点半左右!看到Low’s Peak了!

加油, 再持续加油些就可以到了! 再次咬着牙根的继续爬上大大小小的石头, 总算抵达了! 站在神山的山峰, 你可以很骄傲的告诉自己:

“我到达了!”

“我没有白来了!”

“我突破自己了!”

“万岁!! yeah! ”, 有人不敢相信, 他做到了! 看着大家的笑容, 你更明白了!

… … … …


有人抵达不了山峰, 却要自我欺骗的告诉别人“到过咯” ; 有人虽没达到山峰, 但他尽他所能的看到了山峰, 也达到自己的“山峰”。 这, 也是何等的骄傲与自豪!

有人会选择在山峰上逗留很久, 直到不断的被催才心甘情愿的下山; 有人一到就立刻下山了!

是目标的差别吗?还是登山的意义不同?









人生不就像爬山那样? 一开始要认定自己站在的地方, 认清自己的实力与目标! 再美的山峰与风景, 也只有短暂的逗留。唯有下次再来挑战与欣赏了!


值得一提的是: 别在山峰(成功)逗留太久哦! 你, 还是得下山再来过的!


我喜欢用爬山来反观自己的内在与修养。以为自己很顺利的时候, 爬一爬山, 你就会惊讶的发现自己的真实内在了!

有的人一生只选择攻一次神山的顶;有的人又回到了熟悉的路途上。


有的目标也只是山峰, 也因此而错过了很多的美景, 和选择此路的原因吧?


要注意手中汤匙的油, 别让它给倒光了! 但又得欣赏周围的一景一物!” , 这是一名智者在<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The Alchemist)里要牧羊少年所做的一件事情。

… … … …


痛苦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忍着的? 缺乏信心时,我们是怎么重建的?

当你内心有种“不敢”的感觉时,你会选择自我放弃,还是会不断的自我尝试?以前的我都认为爬山主要的是靠意志力! 但此行不小心听到有某位导游对他的组员说:


爬山是靠体力,也靠意志力, 少了其中的一样,你都无法完成。”



爬过山的人都知道, 终点(山峰)固然重要, 但丰富了登上山峰的成就感, 不就是来自一路上的辛苦吗?


你的心里, 会有一座山来突破自己所认为的“不能”吗?


行程是在雨中, 在“责骂石头"(因为自己的脚趾受伤了)的过程中抵达了Timpohon Gate, 结束了2009年的登山之旅。

[2009年5月26日]

Friday 8 May 2009

生活, 也要有份警惕之心

生活得太舒服的时候, 我们常会忘了要为未来做一份准备。

今日开心就好了, 以后怎么办? 那以后再说吧!


有时不怎么了解, 为什么在多数的庆祝活动上, 都会有酒的存在? 有酒当然没有问题, 只是看到一瓶又一瓶的酒往人家的肚子里灌时, 又看到一些又一些的酒从人家的口中吐出来时, 心中又多了几个问题。

干嘛要自己找罪受呢? 好酒不是应该要慢慢品尝吗? 有时候, 我们想要开心, 欢乐今宵就好。 但我们有时会忘了, 酒喝太多了以后的结果会是如何?


平时有修养的人, 竟成了粗言粗语的人?

平时很自爱的人, 竟成了失控的人?

平时让人很敬佩的人, 竟成了大家刮目相看的人?

怎么在事发过后, 才知道自己做错了一些…

… … … …


曾经跟朋友开玩笑的说: 槟城人都很幸福, 州属虽然是小小的, 但生活的资源却是不缺的! 想必在马来西亚, 没有人比槟城人更懂得挑与选了 (想必是要花得物有所值吧)! 那我现在也可以说, 我们很多的马来西亚人都生活得蛮幸福的, 不是吗?

很多人并不需要为天灾而担心。

很多人却不需要为吃而担心. 看看餐厅或快餐店的桌子就知道了, 很多的食物都是没有吃完的。


活着要有颗体会的心时, 也需要有颗警惕的心吧? 在做事情, 或从事一个计划时, 我们也得做一个最坏的打算吧? 有一句话若可以被应用施行, 那就太好了!

做一件事情, 要有最好的准备, 要有最坏的打算

… … … …


养儿来防老? 怎么孩子长大后, 竟然没有能力可以给父母更多的开销…

稳定的收入? 怎么依赖的工作顿时间从手中失去了…

怎么经济风暴一来, 生活就不同了?


很多时候当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了, 我们竟然措手不及, 不知所措的看着事件。 记得多年前有本著名的书籍, 书名为<是谁偷走了我的乳酪> 里头就有一句名言:

要常常嗅一嗅乳酪的气味, 如此你才会知道它何时开始变质!


是的, 我们持有以前的习惯观念, 而放弃寻找更好的方法


我们习惯的生活, 没有注意到身边的事情正逐渐改变。 今天的我们, 有在为以后做些准备吗? 有时候我们跟身边的人太亲密了, 很多东西都没有了警惕之心。 我们以为很多的东西都会成了理所当然; 我们没有了防备之心, 直到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以后, 我们才觉得懊恼。


怎么会那样? 当初… …

… … … …


人, 都不怎么喜欢改变吧! 越是生活得幸福安定的人, 越是不能接受顿时之间的改变。 难道生活的富裕让我们失去了弹性吗? 可见当一个新的计划被提出来的时候, 大多数人都会是提着抗议的牌, 惟有保持现状是好的?

学习是终身的事情。 不断的学习, 可以让我们更有能力可以为将来的不稳定做好准备。 保持一份警惕心, 可以有一种“未雨绸缪”的功夫。


今日享受的时刻, 别忘了也要有后顾之忧。 不然明日的问题, 就可能是由今日的问题为起因了!

我善于警惕自己吗? 还在学习中…

[2009年5月8日]

Friday 1 May 2009

人, 还是得回到人群里生活

很多人的学历很高, 专业能力也很棒, 但可惜的是, 缺乏可以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力。

“我不在乎, 反正我一个人生活就可以了!”


有时会在那儿迟疑, 人真的是可以一个人就那么潇洒的生活下去吗? 以前就被提醒过那么一句: 永远要回到人群里去付出与生活。 试想: 你拥有那么多的技巧与能力, 但不能付出于人群时, 会不会有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呢?

我们总不能高高在上的, 又或者是与世隔绝般的生活吧?

… … … …


“你为什么不去请教他?”

“他都不要教我! 理都不理会我啊!” 有时朋友会带着埋怨的语气来向我诉苦。


自己也常跟要修读硕士学位的朋友分享到。 不管自己的学历修得多高, 永远不要跟我们生活的社会脱节。 当你选择不参与社会的脚步一起时, 你的想法很多时候都会太主观。 多年以后, 不是社会不接受你, 而是你的观点和人格让你选择不跟它在一起了。 认真思考一下, 是谁不接受谁了?


大学内常会看到缺乏人情味的讲师。 因为太主观了, 因为太坚持自我了, 常缺乏同理心来体会。

“这是你的问题, 与我无管。 我不管你如何处理, 我要就是了!”

“我是博士(Dr.), 请别降低我的称呼, 不可以叫我讲师 (sir)!”


很多大学的新鲜人类(大一生)都会在刚踏入大学时摸不着头脑的想: 怎么一些大学讲师那么怪的? 还是中学的老师比较容易相处些吧! 很喜欢朋友与我分享的一句话: 大学很多的讲师都是采用 “如果你不能说服他们, 你就混淆他们”的政策! (If you cannot convince them, you confuse them)

… … … …


何谓专业?

专业, 就是会说那些你听了也不懂的语言或专用名词吗?

专业, 就是会在讲堂内教A, 考卷上 却会出现B, 让你完全不会而显露出他的专业吗?

本人认为: 专业, 是可以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浅白式的包装好再解说给需要的人, 不是吗? 不是那种断定你不是内行人, 就没有资格交谈的人吧!


他是硕士生也! 他是博士生也!

拜托, 身为研究生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常会跟朋友开玩笑的说, 那只不过是待在校园的时间比人家多而已嘛!


… … … …


独自一个人也可以成长, 但生活在人群里的成长, 何尝不是更有爆发力的?


多少的创意是来自与他人的互动中或谈话中所得?

多少的生命意义不是在影响了身边的人后所得?

事实上, 你是不是专业, 并不是由你来断定的! 那是社会给予你的一个肯定! 可遇不可求的! 人, 需要有独处的时间; 人, 毕竟还是群体型的动物啊!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没有蜡光, 你一个人有的话又具有什么意义呢?


你为何学习? 重点是, 你又学习到了什么呢?

[2009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