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31 January 2010

知道越多?结果困得越多?

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们懂得越多,结果困得越多?

此话怎么说呢?

因为定型了?还是当我知道自己是属于什么类型时,我们就将之决定,不再需要什么了?


何为初生之犊不怕虎?有时在一个地方久了,接受了当地的企业或环境文化, 久而久之,我们也知道什么可以做,和什么不可以做了。 那随之而来的结果是,我们的创意也有所限制了。自己设定了一个框框,自己走不出去了

… … … …

小时候不知很多东西,我们总以为我们可以改变天下。没有什么是我们不可以做的,只要有信心就可以了? 但长大以后, 摸索了生活里现实社会的规范,导致我们开始渐渐的隐退了自己。


“不行啦,你那样做是不可能的!不和逻辑的!不符合社会典范的!”


心理学家发现了很多的心理层次及疾病, 把很多生命的层次分开来研究。当你发现自己已经进入一个生命的层次时,也许你不再有活力,不再有冲劲。为什么?只因为你曾经读过,人的生命有很多的层次?


你30岁了,已经是达到了“稳定”的生命层次了… …

你55岁了,已经开始在某个阶段中停顿了下来… …

你,不再需要有创意了吗?


你不能,那是因为你自己封锁自己的能力了!很多时候的不能,是因为自己把石头放在路中把自己的可能性给挡住了!自我画地为牢了?

… … … …


生物学家把生物以系统化的方式来区分归类。有没有听过,一直以来被大众误认为死板板的生物分类学(Taxonomy),竟然还在处于很多的争执当中,还在更改当中?

《让天赋自由》里就有那么一句:

分类,只是看待事物的方式之一,而非断定事物本身


你认为不可能了,因为年龄,因为体能,因为环境不同了?


某些学术派的学者都有着一种界限。自人认为自己才是对的,认为自己是博士了,认为自己已经看得多了、知道的多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很想突破的学生遇到死板板的学者时,很痛苦吧!

很有创意的学生遇到他们,也很无奈吧!
(莫名奇妙被他们责骂的学生,更是无可形容的伤感吧?)



又或者是很喜欢告诉你一些你听也听不懂的专用名词jargon时:

“哦!这种情况,就是属于xxx的!”

(什么“东东”来的?我又不认识它,它又不认识我。)

“别再跟我争执了,够了!你跟着我的就对了!”

(又是权威式的命令,无奈无奈!)


有些修读心理学的朋友,怎么阅读越奇怪?脑海里都是他人的理论言说?小心,别越读就越陷在里面,走不出来咯


… … … …



有时知道多了,痛苦也随之而来吧?问题不在你知道不知道吧!重点也许是你有没有坦白的去面对,思考再更上一层楼?

知道越多?痛苦越多?


不,本人认为,是成长越多、人生经验越多!人总有突破的可能的,别把自己固定在一个地方,然后就锁定自己,我就是那样子的了!别忘了,生命里总有我们还未学习,还未知的一片天空等待我们去开拓。

知道了以后再锁定自己, 何尝不是退化的开始



[2010年1月30日]

2 comments:

~ wei ling ~ said...

所以说,做回自己最重要!
理论学了很多,该应用的时候就该应用,
但,很多时候很多所谓的理论都不适合用的,
真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就喜欢死板板的跟着理论走~

反正,还是不要迷失,
做自己!!!

呵呵~

Ooi SK said...

嘿,理论没有错啊!只是我们都忘了一点:

科学界里的研究理论都是依据某些情况下的。也是有例外的,例外不就等于未发现的咯?

哈!所以,不是理论出了问题,而是人的死板出了问题?学了理论,就当它是经典来用了?